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二手车报价 二手车报价

重庆二手车吧 百度贴吧,重庆二手车久久

tamoadmin 2024-06-25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你选择什么车?2.在四川大学求学是怎样一番体验知乎 001 我叫许毅,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我记事以来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小学寄住在小姑家,中学寄住在大伯二伯家,而父亲只有过年时才会风尘仆仆回来,所以我对父亲是心怀不满的。 父亲在城里做“棒棒”,我当时还未走出大山,对”棒棒“这个职业停留在语文课本里的《挑山夫》。 当时的我最关心的是我妈妈去哪里了?

1.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你选择什么车?

2.在四川大学求学是怎样一番体验知乎

重庆二手车吧 百度贴吧,重庆二手车久久

001

我叫许毅,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我记事以来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小学寄住在小姑家,中学寄住在大伯二伯家,而父亲只有过年时才会风尘仆仆回来,所以我对父亲是心怀不满的。

父亲在城里做“棒棒”,我当时还未走出大山,对”棒棒“这个职业停留在语文课本里的《挑山夫》。

当时的我最关心的是我妈妈去哪里了?

每当我问父亲时,父亲眼眶都红红的,蹲在门槛上久久不说话,背影单薄伶仃,不停叹气。

我十九岁那年考上大学,个子蹿到一米八,臂膀结实,身材壮硕。暑假时大伯对我说:“你已经长大了,去城里帮帮你爸,他在城里下力气凑你大学学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日子很苦。”

大伯的话让我心猛地一沉,虽然父亲常年在外,但半个月就会给我打一次电话,电话里他总是乐呵呵,说自己一星期能吃一次炖肉,让我该买啥买啥,不要省钱,他满身力气,能吃苦,赚钱不难。

我简单收拾了衣物,第一次走出大山,奔了父亲,当我跟随父亲来到他住处时,我彻底傻眼了。

父亲住的地方离市中心不过区区三百米的直线距离,跟市中心相比,却是天壤之别,一边是高耸入云的摩登大厦,一边是破败不堪的棚户区,阴暗逼仄,老鼠在垃圾堆上肆无忌惮乱窜。

父亲房间只有一张窄床,一根绳子拉在房屋中间,挂衣服和毛巾,一张三条腿的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二手影碟机,正在播放着**刘三姐,父亲不识字,也不会打牌,晚上就靠看刘三姐消遣,他说刘三姐真好看。

我喉头涩涩的,什么话也说不出,默默去公用厨房淘米煮饭。

吃饭时父亲喊来了他的好朋友老唐,老唐住我们对门,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老头,父亲告诉我,老唐在他没饭吃时接济过他,老唐由于腿部莫名肿痛,又没钱去医院治,已经三个月没收入了,电饭锅都卖了,饿了就把热得快放一个小铁盆里,水烧沸后,下面条吃,我真是开了眼界。

晚上父亲喝了一整瓶老村长,酒精顺着血液涌上了他的大脑,他磕磕绊绊跟我说了母亲的事情。

“我四十岁那年才认识你母亲,当时你母亲死了丈夫,无力抚养三个儿子,跟我凑了同一锅饭,第二年就有了你,当时计划生育抓的严,被罚了许多款,为了还债养活一家人,我去东北挖了三年煤,有一天我突然接到电报,你母亲让我速回。”

父亲顿住了,眼角溢出泪水,我追问:“然后呢?”

父亲用手擦干泪水说:“等我回去时你母亲才告诉我,我不在的三年里有个男人对她很照顾,然后就把你抱给了我,孩子,你别恨你母亲,我不想让你从小心里埋下恨的种子,所以一直没告诉你。”

那晚,我哽咽了许久,泪水沾湿枕头,对母亲的幻想完全破灭。

002

第二天一早,我红肿着眼眶开启了第一天“棒棒”生涯,父亲递给我一根拳头般粗的棒棒,棒子上头系着一捆拇指般粗的绳子,我小心翼翼用双手接过棒棒,父亲轻拍我肩膀,带我去了四平路。

四平路和五一路交界口是一个家装市场,也是父亲蹲守了十六年的大本营,市场门口聚满了棒棒,管道工,油漆工,瓦工,水电工。父亲在四平路很吃得开,同行都喊他“许三百”,因为父亲年轻时,一个人能搬起三百斤重的货物。

我跟父亲一早上都没接到活,在四平路到处晃荡,我有点沮丧。早饭钱还没赚到,午饭时间又到了,父亲给我买了一份7块钱的快餐,两荤一素,他蹲在路边啃了两个干馒头。

下午两点多,终于接到活了,涂料店要送两包涂料,一百斤出头,两公里路,报酬只有十块钱,我摩拳擦掌,父亲帮我用绳子把两袋涂料绑好,小心翼翼扶我站起来,才走两百米,我肩部的肌肉已经由酸麻变成刺痛,便且迅速扩散到全身,腿脚越来越沉,走路开始打漂,我咬紧牙关硬撑着。

送完后,我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豆大汗珠从额头滚滚而下。父亲又接到了一单活,十箱涂料,三百斤,十块钱,父亲打着手势跟老板苦苦讨价还价,因为这是两个人的活,老板也有点于心不忍,最后加了五块钱,父亲手脚麻利把货绑好,来回两趟,麻利送完了货。

他一边擦汗一边对我说:“孩子,力气是压出来的,没有量身定做的活......”

父亲话还没说完,诺基亚手机响了,他的棒友给他介绍了一单活,有家雇主挖猫粮的大勺子掉进了厕所蹲坑的洞里,小孩又等着上厕所,掏出勺子给二十块。

棒棒是这个城市的“万金油”什么活都干,父亲拉着我一路小跑去了,我蹙起了眉头,满心不情愿,这多脏啊!到了雇主家,雇主头昂着跟公鸡似的,指着蹲坑说:“这坑深,你得整个人趴在地上,把手臂伸进去。”

父亲虽然是干粗活的,但爱干净,衣服总是清爽爽的,他问:“你厕所地上全是脏水,能不能给个纸板垫一下?”

雇主满脸不屑,从喉咙里冷哼一声,漠然摇了摇头,我看不惯雇主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拉起父亲准备走,父亲挣脱了我手,整个人贴在地上,把手伸进了屎坑,掏出勺子后,雇主捏住鼻子给了父亲一块肥皂。

父亲洗完手,雇主双眉一锁,往后退了好几步,满脸嫌弃给了父亲二十块钱,让父亲把肥皂一起带走。

晚上我赌气没跟父亲说话,同行不愿干的脏活他偏揽。

父亲没有照顾我情绪,独自在房间来回转悠半天后,白色短袖湿透了,他双唇紧抿,眉梢垮塌下来,他告诉我,他枕头下的一千四百六十五块钱不见了,问我有没有看到。

我摇了摇头,父亲沉默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抱头泪水从指缝流出,耸着肩抽搐,他告诉我,那是他大半个月的苦力钱,就这样被贼给偷了。

003

第二天晚上,父亲临时安排我送一单活,让我送完先回家,可是直到夜里十一点父亲还没回家,我心急如焚打父亲电话,父亲跟我说,他在等雇主来结账。

我匆匆赶过去,父亲蹲在路边一个美容店门口,左顾右盼,他说:“雇主跟我走散了,交货地就是这,他当时说他随后就到,可现在都十一点多了。”

我劝父亲报警,父亲说:“我再等等,报警了又找不到人的话,我的力资就结算不了。”

父亲跟雇主谈的报酬是二十块钱,我劝不动父亲,只能先回家,父亲彻夜未归,第二天清晨我我匆匆赶过去,父亲靠在门上睡着了,双臂紧紧抱住那两箱货物。

一直到早上十点,雇主终于出现了,雇主当时在路上出了意外,被车撞了,在医院呆了一晚上,他非常感激父亲,当场掏出一百元给父亲,父亲收下后找了他六十,他说多收的二十算误工费。

雇主以前也是棒棒,他感慨说:“棒棒用棒棒挑出了新重庆,可惜肩挑背扛的日子终会成为过去。”

父亲无奈笑了笑,每次接不到活,父亲总说是自己运气不好,其实是他心里不愿承认这个行业在逐渐衰落,父亲硬找六十块钱给雇主让我肃然起敬,回去的路上父亲对我说。

“儿子,我知道你心里瞧不上棒棒,但父亲不偷不抢,靠“下力”赚钱,你学费都是我肩膀挑出来的。”

我垂下了头,开始后悔在学校花十块钱买炸鸡排吃,对父亲也多了一分理解和尊重。

七月底城市动工改造,四平路围起了高高的围栏,施工时间要三个月,父亲愁得一根烟接一根烟抽,蹲守了十六年的大本营被淹没在围栏里,挡住了雇主视线,父亲的棒友纷纷转移阵地。

父亲告诉我,没有固定蹲守地盘的棒棒就是“野棒棒”,每个区域都有固定的棒棒叫“家棒棒”,他就是四平路的“家棒棒”,雇主也习惯找熟脸,外来的“野棒棒”很难融入新地域,本地“家棒棒”会排挤,欺辱,甚至殴打“野棒棒”。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当晚父亲跟老唐喝了一瓶二锅头,老唐见父亲两天没开张,主动承担了酒钱和菜钱,老唐喝得迷迷糊糊,他告诉父亲,他儿子前几天给他打钱了,他去大医院治过了,腿恢复差不多了,要不了几天就能跟父亲并肩作战了。

父亲先是愣怔片刻,旋即仰头把白酒一饮而尽,辣得他龇牙咧嘴。

004

父亲去了天妃宫广场,天妃宫广场是当地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每天服装进出量非常大,广场门口运输衣服的面包车络绎不绝,活不缺,但竞争非常大,基本上被当地“家棒棒”垄断了,“野棒棒”很难融入。

清晨六点,货车陆续到来,“家棒棒”必须跟在车后面狂奔,谁第一个碰到车屁股这活就归谁,装衣服的灰色蛇皮麻袋比棒棒个头还大,棒棒背对着车,老板站在车厢里居高临下把货扔在棒棒弓着的背脊上。

天妃宫的棒棒基本上都打赤膊,被称为“光巴胴儿”,父亲在天妃宫属于“野棒棒”自然不敢跟“家棒棒”抢活,只能沿街找些零散的伙计,连续四天,我跟父亲收入不超过五十块钱。

父亲回到家急得头直晕,他愁眉苦脸跟我说:“你学费还差一千二呢。”

我安慰父亲:“爸,不行我们就去四平路工地干活,我看那工地招人呢!”

父亲没接我话茬,第二天依旧带着我去了天妃宫,或许是运气好,我们看到一辆白色面包车违章停车在马路边,车里是满满的货,父亲说:“司机应该是第一次来,赶紧的!”

我跟父亲一路小跑过去,接下了这单活,雇主也很大方,十六袋货,愿意给我们五十块钱,父亲哼着小曲一袋袋往市场二楼扛,扛完活,雇主给了父亲一张崭新五十元,父亲乐得只见牙齿不见眼。

可是就在我上厕所的间隙,父亲被当地“家棒棒”的头头,外号“蛮子”的人给打了,我回来时,父亲额头流了血,眼睛野淤青了,蹲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

我怒不可遏,问父亲蛮子去向,父亲拉住我说:“你去就是找打,我们回家。”

父亲一瘸一拐回了家,在家休养了三天,父亲说他最近总感觉右手臂隐隐发麻,我想带他去医院检查,他死活不去,说之前也出现过这情况,就是累了。他对医院深恶痛绝,他之前从楼梯摔下来,去医院一通检查,花了一千五百块,既没伤筋又没动骨,他非常心疼那一千五百块,都是一担一担下力挑出来的。

我拗不过父亲,只能作罢,父亲身体恢复后,老唐腿也好了,我们仨一起去了四平路工地,包工头上下打量父亲和老唐,询问他们年纪,身体有没有疾病之类的,最后勉强收下父亲和老唐。

包工头分给我们仨的任务是挖地沟,父亲干起来十分吃力,第一天勉强跟得上节奏,包工头一脸不悦,凝视父亲的眼睛始终蒙着薄雾,但终究没说什么。

第二天,父亲除了嘴里的喘气声比别人快,“挥锹”和“抡镐”的节奏和速度明显比不上老唐,老板提前结算了父亲工资,留下了我和老唐,一天干八小时重体力活,一百五十块钱一天。

这个工资让父亲羡慕不已,我跟老唐干活时,他常叼着烟凝视许久。

我安慰父亲:“我现在一天赚150块,你就别干活了,干到开学,我学费能凑齐!”

父亲不说话,虽说我工资是150块一天,但并不是天天都有活干,遇到下雨天气只能呆在家里,父亲又出去找活了,他先是找了份打扫厕所的活,干了一星期被辞退了,老板说他没有把便池周围的尿液拖干净,父亲已年近六旬,视力不好,根本做不到那么细致入微。

他不甘心,又去找了份贴广告牌的工作,就是把“经理室”,“财务室”,“男厕所”,“女厕所”之类的塑料牌用钉子固定在门上,工资按天算,敲敲打打一天八十块钱,父亲干了三天,眉开眼笑对老唐说:“我情愿干这个,少赚点钱,轻松,舒服。”

老唐笑笑:“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可是一星期后,父亲又被辞退了,因为失误,把男厕所贴到了女厕所上,他一晚上没说话,只一个劲问我四平路工程什么时候结束,围栏什么时候拆,他说:“我眼睛花了,头发白了,背脊也驼了,又没文化,这辈子只想守在四平路做个家棒棒。”

我安慰父亲快了,父亲咧嘴笑,额头纹路已经能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了。

005

父亲呆在屋子里,眼巴巴盼着四平路早日竣工,我跟老唐在工地挥洒汗水。

包工头非常精明,看我年轻怕我吃不了苦,干到一半走人,把我工资压到月底发,工地包吃,我并不在意,只担心独自在家的父亲,他如果一天没进账,是舍不得花钱买饭吃的,就啃又干又硬的馒头,有时我回家看他嘴边油汪汪,他一脸狡黠说背着我吃炖肉了。

我不信父亲舍得吃顿肉,问他吃的啥,他就是不说。

那天老唐领了工资,请我跟父亲下馆子,当天下了工,我跟老唐兴致冲冲回家,却发现父亲不在家,打他电话也没人接,我跟老唐等了一个多小时,饥肠辘辘。

老唐说:“你父亲可能出去找活干了,我们先去吃吧,回来给他带点。”

我跟在老唐后面,心里隐隐有股不好预感,我俩去了最近的地下 美食 城,各色小吃香味四溢,我口水直咽,突然我看不远处有一撮人围了个圈看热闹,我也挤了进去,却看见让我心碎的一幕。

父亲躺在地上,手里还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是别人吃剩下的串串,我终于明白父亲的嘴为何油汪汪,我瞬间哭了,背起父亲冲破人群直奔医院,父亲趴在我背上说:“我感觉右边身子突然发麻,站不住,然后就这样了。”

做了头部CT后,医生说:“高血压遇上脑梗赛,就像洗车店的高压水枪,进口大出口小,管子不结实就会爆裂,治疗期要一年。”

我当时就吓傻了,我宁愿放弃读大学的机会也要给父亲治病,父亲在医院住了一星期,他舍不得钱,每次付钱都摸了又摸,数了又数,一张张皱巴巴的钞票凝聚着他的汗水。

父亲听了医生的话,决定回老家治疗,可以走医保报销。因为给父亲治病,我学费有了两千块缺口,又开学在即,父亲愁得整夜睡不着,他拉不下脸跟亲戚借钱,我从小寄养在他们家,父亲觉得亏欠他们太多了。

临走那天早上,有了意外惊喜,父亲收拾东西时发现枕头下面多了两千块钱,一张张红钞票都是崭新的,父亲笑着说:“那个贼良心发现,把钱还回来了。”

父亲说这句话时,眼神穿过房门落在了对面门上,那是老唐的屋子,我意味深长笑了笑,老唐有个爱赌的儿子,老唐的存款就是被他吸干的,所以那天老唐喝醉酒说他医药费是儿子出时,父亲就怀疑了。

父亲并未说出口,老唐也没辜负父亲的善意,他算好了时间,用父亲的钱把腿治好,在工地打工一个月,凑足两千还给父亲,不耽误我交学费。

老唐送我们到了车站,父亲上车前扔给他一个冒着热气的塑料袋说:“我晕车,这包子给你吃!”

老唐不知道那塑料袋里除了包子,还有五百三十五块钱,那是他多还父亲的钱。

老唐的“雪中送炭”让我顺利踏进了大学校门,父亲也回老家静养,他虽没文化,但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村委会劝他不要再去做棒棒,没劳动能力就可以帮他申请低保,父亲摇摇头。

四年大学,我没要过父亲一分钱,因为成绩优异一直拿奖学金。

我只有过年才会回家,我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做兼职,发传单,做家教,当服务员,送外卖,每当我觉得疲惫不堪时,眼前都会浮现父亲佝偻的背脊,背脊压着沉甸甸的货物,那画面给我无穷动力。

我结婚那年,父亲已尘满面,鬓如霜,只有那笑容还是那么爽朗。

我留在了大城市工作,买房后我第一时间把父亲接了过来,父亲抱着他的棒棒笑眯眯来了,他对我拘谨笑笑,他说棒棒不在身边,他睡不着觉。

我凝视那根被父亲摸得光溜溜的棒棒,父亲用那根棒棒养育了我,教育我做人要勤劳朴实,脚踏实地,负重前行,乐观向上。

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你选择什么车?

晒一晒我拾荒的母亲

2010年6月,深圳、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地铁上,循环播放着这样一部由几十张照片组成的公益短片:一位衣着破旧的母亲,骑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地拾破烂。夕阳下,母亲用力踩三轮车的背影感动了无数看客。照片的作者名叫冯英龙,短片的主人公是他的母亲于化玲,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自从丈夫得了重病后,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于化玲便开始了她九年的拾荒生涯。冯英龙一度曾以母亲的工作为耻,直到他亲自走进母亲的拾荒生活,才感受到母亲的不易。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勤工俭学,将积攒的每一分钱用来为弟弟支付学费。一家人抱团取暖,共同完成了各自的梦想。2010年3月20日,冯英龙将“母亲的一天”拍成照片,上传到腾讯网上,他要晒一晒他拾荒的母亲,和他从未说出口的感恩之情。这组照片被放在了腾讯网最显眼的位置,被人们称为2010年最感人的照片。

母亲捡破烂,儿子难受又无奈

冯英龙的老家在江苏省邳州市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那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家家户户屋后都种着果树。对冯英龙和弟弟冯款来说,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待到果子成熟时,和一帮小伙伴偷偷爬上各家的果树,摘桃打李。而那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睡在厚厚的草垛上,听着母亲于化玲在村子里喊他们的小名。可这样的幸福的日子后来不复存在了——为了给患脑瘤的父亲治病,为了供冯英龙和弟弟读书,妈妈不得不南下江都市打工,已经好久没有回来过了。

2001年10月19日,14岁的冯英龙一放学就撒腿往家跑。离家已有半年的母亲今天要回来,他要赶回家为妈妈做顿可口的饭菜。

经过大奎家时,飞奔中的冯英龙和刚走出门的大奎撞了个满怀,大奎手中的象棋被撞落一地。冯英龙连说对不起。大奎正愁找不到人对弈,便一把抓住冯英龙说:“陪我杀一局。就算是你赔礼道歉了。”冯英龙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行,我要赶紧回家。我妈今天回来,她说她给我带了一双球鞋呢!”“有啥好高兴的,不就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吗!”“你才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冯英龙生气地回了一句。大奎不屑地说:“你妈在江都收垃圾!那球鞋自然是从垃圾堆里找出来的!”“你胡说,我妈在工厂上班!”冯英龙反驳道。“不信你回去问你妈!”大奎不甘示弱。

冯英龙气呼呼地跑了。他无法相信大奎的话,更无法想象慈祥温柔的妈妈会整天与垃圾打交道。

进了家门,他看到妈妈正忙着给他们做饭。冯英龙有些兴奋,可大奎的话又让他心头沉甸甸的。于化玲开心地把冯英龙拉到自己身边,仔细地端详着,“小龙又长高了,胡子都长出来了……”冯英龙望着母亲,眼前不禁浮现出母亲弯腰在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堆旁刨垃圾的情景,他不自觉地将手从母亲手中抽了出来。

吃饭时,妈妈觉察到冯英龙的沉默寡言,问道:“小龙,有心事吗?”冯英龙实在是憋不住了,小声问道:“妈,他们都说你不在工厂工作,你到底在江都做什么?”于化玲愣了一下,说:“妈没文化,进不了工厂,只能收破烂、卖废品,可收破烂也能供你上大学啊!”冯英龙低下头吃饭,没再说话。

那一夜,母子俩都辗转难眠。于化玲刚刚开始拾荒时,也觉得很不好意思。是带她去的同乡开导她,自己靠双手挣钱,不偷不抢,养活家里人,没什么可丢人的。想到辛苦自己一个人,能让患重病的丈夫有药吃,两个儿子有书读,于化玲就不再为此烦恼。

第二天是星期六,于化玲让冯英龙跟她一起去田里干活。为了解开儿子的心结,于化玲特意将自己在外的生活拣好的、有趣的说:“有一次,妈妈收了个电饭锅,回去修修还能用呢!电饭锅可比咱们家的土灶好用多了,你把电一插上,饭……”冯英龙打断了母亲的话:“妈,我渴了,想回去喝点水。”看着儿子莫然而去的背影,于化玲觉得心痛而委屈。

多年之后,想起那一幕,冯英龙感到无限愧疚。那时,他才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身份卑微的母亲,她们的生命平凡得如田野里的草芥,可这个世界上却没有卑微的母爱,每一分母爱,都值得孩子们珍视和仰望。如果不是为了他和弟弟,母亲又怎会去捡破烂?

无私母爱,何来贵贱之分

2006年9月,冯英龙考上了苏州的一所大学,弟弟也上了高一。他心里明白,他和弟弟之所以能安心上学,多亏了有母亲拾荒挣来的钱作支撑。可对于母亲的职业,他从不主动跟别人提起,就算有人问起,他也是敷衍作答。不久,父亲因癌症恶化,离开了人世。送走了丈夫,于化玲和两个儿子开始相依为命。

2007年2月底,春节刚过,学校还没开学,于化玲便邀请儿子去江都住两天,让他陪陪自己。这是冯英龙第一次走进母亲独自在外拾荒的生活。

半夜,冯英龙被生生冻醒,于化玲赶紧把棉袄给儿子盖上:“这屋子冬天就是冷,明天我给你买床新被子。”睡在床上,冯英龙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多个冬天,母亲只有一床薄薄的被子,又是怎么熬过来的?

第二天早上4点,天还黑着,于化玲就起床了——她得抢在环卫工人收垃圾前上街,这样兴许能捡到几个塑料瓶或者几个废纸盒。怕吵着儿子,她蹑手蹑脚地做了点泡饭,就着咸菜吃了几口。吃过饭,她便推着三轮车出了门。三轮车发出的声音惊醒了冯英龙,他推开门,想看看母亲走了多远,一阵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冻得他赶紧关上了门。

到下午两点左右,母亲才回来。冯英龙问她吃了没有,母亲说吃了。在一旁晒太阳的李婶忍不住说:“你妈天天中午就吃5角钱的煎饼,这样下去,身体哪能吃得消。”于化玲忙说:“没有,我天天中午都吃得饱饱的。”

下午天气好,冯英龙硬要陪着母亲去拾荒。一开始,于化玲不同意,可后来一想,儿子对于自己的工作一直心存偏见,让他跟着瞧瞧,说不定能解开他心里的结。

在一家商场的垃圾堆旁,于化玲停下了车,她简单套了副手套,便开始从垃圾堆里捡废纸箱。冯英龙站在一旁,见有些路人带着厌恶的目光绕着走,可能是为了躲避垃圾的气味。他可以想象得出,这样的目光,母亲经受了多少。于化玲像没事似的安慰儿子说:“妈习惯了,这世上什么工作不都得有人做吗?工作无贵贱之分,只要你肯用心,每一份都是好工作。”

在回家的路上,于化玲买了点水果,顺路去看王奶奶。老人寡居,于化玲是去她家收破烂时认识她的,两人感情极好。于化玲把儿子拉到老人面前,说:“这是我大儿子小龙,在苏州上大学。”看着母亲一脸骄傲地介绍自己,冯英龙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自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大学,可母亲依然以他为荣。或许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不管你是高官富商,还是普通百姓,在母亲眼里,你都是最优秀的。

王奶奶拉着冯英龙的手,像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你妈这些年可累坏了,别人都说拾荒的素质低,可你妈却让人打心眼里佩服。”

回到学校后,冯英龙的心态慢慢起了变化,母亲的为人处世越发让他感到自己心胸狭隘。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冯英龙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没事的时候,他会在校园里转悠,看见空的易拉罐或塑料瓶,就收集起来带回寝室。

一天晚上,跟室友开“卧谈会”时,冯英龙第一次坦然地说起了母亲,说起母亲做的红烧排骨多么地地道,母亲的针线活做得多么好;说起了父亲去世后母亲的不易;也说起了母亲在江都的拾荒生活……不知是谁叹了口气,又不知是谁轻轻哼了一句:“母亲,母亲,亲亲的母亲。”室友串错了歌词,很快有人纠正道:“唱错了,唱错了,那是《嫂子颂》里的词,应该这么唱: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大家为有没有唱错歌词而争论了起来,笑声传出很远。

一个月后,冯英龙兴奋地给母亲打去电话:“妈,我昨天卖塑料瓶得了好几十块钱,加上打工挣来的,这个月您就不用给我寄生活费了。”于化玲埋怨儿子:“你在校园捡瓶子,别人看见了,肯定要笑话你,以后别捡了。”冯英龙知道母亲是在心疼自己,忙哄她说:“我和室友们合伙收集,卖了钱大家改善伙食,没人笑话咱。”听说室友们都支持,于化玲这才稍稍放宽了心。

一天晚上,冯英龙刚刚睡下,弟弟冯款打来电话,说话吞吞吐吐:“哥,我们学校又要买试卷,前几天妈给我打的钱已经用完了,这回我实在是开不了口。”冯英龙劝弟弟别担心。他把自己勤工俭学的钱汇给了弟弟。从那以后,冯英龙省吃俭用,每月都会给弟弟一些零花钱,鼓励他好好读书。

有了哥哥的鼓励和支持,冯款学习劲头十足。这样,于化玲在江都拾荒,大儿子在大学里为前途打拼,小儿子在家里备战高考,一家人每隔一个星期通一次电话,交流彼此的情况。

晒晒幸福,让拾荒老娘也“知名”一回

2009年7月,大学毕业后的冯英龙在苏州一家婚纱影楼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冯英龙留了一点生活费后,把剩下的全寄给了母亲:“妈,将来我在苏州买套房子,接您来享福。”儿子规划的美好蓝图让于化玲高兴得合不拢嘴。

2009年12月,冯英龙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腾讯网要举办一个名叫“中国人的一天”的故事征集活动。活动引言中写道:“一天,24小时,1440分钟,800秒。当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微小个人,以天为单位,努力求生存的时候,他们也许从未想过,自己所经历的,也是一段平凡而真挚的故事。讲诉出来,就会感动他人。”

看着这段话,冯英龙立刻想到了母亲,九年来,是母亲日夜辛劳,用双手慢慢拨亮了一家人的希望。他一直想让母亲知道,是母爱给了他奋斗的动力,儿子以她为荣。

拿着买来的二手傻瓜相机,冯英龙利用过年的假期来到了江都。听儿子说要给自己拍照,还要传到网上,于化玲怎么也不愿意。冯英龙没办法,跟弟弟商量如何“”。

那天早上,冯款嚷着对妈妈说:“妈,我跟哥在家无聊,要不让我们陪您去拾荒吧。”于化玲想了想,同意了。出门前,冯款看看妈妈身上的衣服,朝哥哥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想办法让母亲换件衣服。冯英龙会了意,可翻遍了衣柜,竟找不出一件好衣服来。他心里感到一阵酸涩,可又一想,将母亲本色的一面记录下来,也许是最好的。

在弟弟的掩护下,冯英龙接连为母亲拍了好多张照片。回家的路上。夕阳将母亲的影子拉得很长。落日的余晖,人来人往的街头,母亲被风吹起的白发,用力蹬三轮车的背影,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冯英龙赶紧停下来将这一幕拍了下来。站在那里,看着母亲的背影,冯英龙久久地出神。

2010年3月20日,冯英龙将母亲的照片传到“中国人的一天”的活动论坛上。照片导语处,他这样写道:“俺娘从我上初二时,就开始一个人来江都拾荒。屈指一数,到现在已九个年头了。娘经常和我说:‘当娘的这一辈子,注定要为孩子操心,小时候盼你长大,长大了盼你考上大学,大学毕业了又盼着你找份好工作,工作了又盼着你结婚……等你啥时结了婚。娘就不拾荒了。’九年了,娘的黑发已慢慢变白,额头的皱纹也越来越多,娘真的老了!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同走进俺娘九年生活中的某一天。”

照片很模糊,谈不上任何拍摄技巧,可正是这样一组朴实无华的照片,受到了网民超乎寻常的关注。帖子发出去后,点击量迅速过万。随后腾讯网将这组照片放在了网站最显眼的位置。

2010年4月11日,国内著名的公益组织“爱遍中国”找到冯英龙,称他们要将这组照片编辑成公益短片,在大城市的地铁上播放。“妈妈,你出名了!”冯英龙和母亲开玩笑说。妈妈腼腆地一笑:“有你们两个儿子,妈妈觉得很幸福。”

“拾荒母亲的一天”感动了无数地铁乘客。由于反响强烈,这部短片接下来将陆续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地的地铁上播出。

冯英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对母亲的一份感激之情竟会感动这么多人。2010年7月24日,冯英龙收到一封邮件,里面写到:“我是一个来自重庆山城的打工妹,我父亲是重庆的一个‘棒棒军’,为了我累了一辈子。可是,因为我现在的男朋友嫌弃他是‘棒棒军’,我有一年多没有回去看父亲了。看了你拍的这组照片,我很惭愧。我突然很想父亲,想得到他的原谅。谢谢你和你的母亲!祝你们全家幸福!”

冯英龙给女孩回了一封信:“从小到大,父母记得我们的每一次进步,他们从来不会为我们的失败感到丢脸。而我们,却总是嫌弃父母的种种不好。其实做父母的,不图我们回报什么,只希望我们过得好。快回去看你的父亲吧,让他知道你还爱着他,他就会很幸福了。”

在四川大学求学是怎样一番体验知乎

所以说,在纯电动车续航能力还不能满足长途出行的情况下,还是不建议那些买家庭首台车的人选择纯电动汽车,这种情况选择插电混动比较明智,既能像燃油车一样没有里程焦虑,也能体验接近纯电动汽车的畅快驾驶感受。

如果说家里已经有一台燃油车的话,可以选择买一台小巧的纯电动汽车作为家用“备车”,不论是接娃、买菜、逛街、郊游、上下班等都能满足,而且经济性和灵活性比燃油车强太多。

刷知乎突然看到这个题目,思绪久久不能平息,直接失眠了,干脆爬起来写答案吧

这是我在知乎上第一个用心回答的答案,以前不明白为什么知乎有那么多人花时间整理答案,今天终于知道,有些话不吐不快,有些事你做对了,希望别人有个参照,有些弯路你走了,不想别人再走。

我在华西读了7年了,现在正在读博。

从弱冠年华读到而立大叔。

这里,是我的,青春!

在川大读书是怎样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本文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谨希望能勾起过来人同一份回忆,给后来人一点指引。

--------------------------------------------------

先说下我的情况,各位好友参照

--------------------------------------------------

我的家乡是华北地区一个小县城,整个县城两所高中,历史上据说只出过一个清华。我的高中硬件设施可以用简陋破败形容,我进高中的时候校区成立不足五年,篮球场是一片水泥地上横七竖八摆了几个篮筐,足球场草比人高。两栋教学楼,两栋宿舍,一个食堂一个小卖部,这就是全部。

一个年级大概400多人,一般前60名能上二本线(包括补习生)。我的名次一直在20~120徘徊。高考超常发挥考了全校第五,也是全县第五(另一所高中的第一名是全县第六……)。我们那年,全县第一去了同济。我全县第五,来了川大。

当时的状态是,高考前从没想过自己会来四川,选志愿之前从没听说过四川大学……分估出来不算高,北京大学完全没机会,最喜欢的武大不敢报。爸爸问我想学啥,我看着招生目录上面一堆车辆工程、电子、通信之类的名字完全没有概念,不知道这些专业是学啥的干啥的。然后看到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嘿,这个我懂,医生嘛。就读医学吧,我说。我爸想了想,要不你去华西吧,华西口腔全国第一,最近并入川大,收分也低,掉下来也好调剂。就这样,阴差阳错来了川大学了医。

入学后了解到,全专业我们省5人,其中两个是特长生,不占名额(那时才知道原来钢琴、跳舞、小提琴什么的玩得好竟然能加分!)。计划内招生3人,我分最低……后来大三学第二专业的时候碰见一个计算机学院的老乡,第一志愿也报的口腔,比我低两分,被我挤到了计算机,我真是幸运极了……

--------------------------------------------------

正文开始,想到哪说到哪,以后再整理

--------------------------------------------------

川大最初的印象就是美,大,现代化。你知道一个来自操场草比人高,整个高中没有天安门十分之一大的孩子走进大观园的感觉吗?

“哇!塑胶跑道的操场诶!”

“哇!好大的图书馆!”

“哇!学校里面有条河诶!”

“哇!……”

这些是我电视剧里面才能看到的东西,从没想过这种地方真的存在。原谅我孤陋寡闻。

江安的两年懵懂中成长,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在学。平日不修边幅,夏天一双凉拖,冬天一双棉拖,两双拖鞋陪我走遍了江安每个角落。拖鞋T恤大裤衩的装扮在青春广场上站过岗,美食街里逛过该,自习室里抢座位,澡堂门前排过队。最奇葩的是图书馆门口明确标示为保证学术了崇高性,禁止穿拖鞋入内,但我每次图省事都直接穿拖鞋进去。有次被保安拦住,非让我回去换鞋。情急之下我脱了鞋光着脚理直气壮的说校规没规定不让光脚进吧?然后在保安错乱的眼神中捡起拖鞋一溜烟跑了进去……

江安是封闭式的管理,可能跟各位高帅富的高中一样吧。工作日出门需要假条,进门查验学生证,每晚十一点半后不能出寝室,十二点准时熄灯。因为学校外面的文星镇不仅有更便宜更好吃的美食,还有年轻孩子们最喜爱的网吧(那会笔记本还是稀罕货,网吧才是骚年们的阵地,CS风华正茂,多塔刚刚起步,你看我这样一说又暴露了年龄……),当然如果你想做一些羞羞的事情据说也是有的……这就给广大无聊单身男生造成极大不便。于是善良勤恳的广大民众与保卫处的大哥们在一舍旁边的围墙上展开激烈的躲猫猫战役。答主不才,有次**被逮了正着,给校方写了检查,通报学院,辅导员私下批评。为什么现在回忆起来有一股自豪的赶脚?……

大三搬到华西就好多了,距离天府广场两站路。交通便利,设施丰富,吃货的福地。我个人认为华西这块地是成都最好的地方了,这里有全省最好的小学(之一),中学(没有之一),大学(额,这个还是加个之一吧,不然会被电子科大,西财的喷出翔),医院(绝逼没有之一),商场,广场,公园。高兴了去春熙路逛个街,不高兴了去IFS看个IMAX,都是可以用走的!当然有个九眼桥的二手车就四通八达更方便了~(当然本人对九眼桥深恶痛绝,大学期间丢车3辆)。当然最爽的是,不锁校门和不!熄!灯!,还有女生可以随意进出男生寝室。不熄灯你知道吗?晚上随便你玩多晚,没人管啊!不锁校门你知道不?就是说你凌晨两点想出寝室,跟楼长说下急诊有事扬长而去,凌晨三点喝嗨了回来说做实验做晚了上楼就睡!女生能进来你知道么?过夜都没人管你知道么?放假期间寝室没人大家都这么干过。我就不详谈我们寝室两个奇葩,A君女友睡下铺,B君睡上铺,A君睡另外一张床,其他人都不在,早上起来B君发现不知怎么回事A君跑到了下铺他女友的被窝里的故事了。

当然学校不熄灯和不锁寝室门都是有正紧原因的,绝大多数晚归是真的做实验做晚了。不熄灯很多时候是给我们时间让我们看书看文献。我们就来说下学习方面。说实话,川大专业分配恨不均衡。所有人都想往华西转,华西的想往口腔转。川大为了提升非医学专业学生自豪感设置了吴玉章学院,类似北大元培班吧,报考要求第一点是高考英语130分以上,第二点是非华西五院学生……

走在校园别人知道你是学医的都是一脸崇拜的表情,口腔的学生更是可以在校园里横着走。这样不均衡的专业分配当时觉得自己无比自豪,现在想想弊端很大。首先是所有人都知道川大医学好,造成很多同学盲目跟着转专业转到临床或口腔,然后进来发现完全不是想得那么回事。然后医学生如果想转专业出去又会面对周围人非常大的阻力,你好容易进了华西怎么还转出来呢?这样就导致很多人并没有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可能大一大二受着其他学院崇拜的目光加上辅导员和学院的洗脑弊端还不太凸显,但是等到了高年级学到专业课渐渐认识到这个学科是干嘛的了以后弊端非常明显,很多同学不想学医或发现不适合学医,却不忍放弃华西这块招牌不愿转出去。事实上,我大五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告诉过我后悔学医,包括我本人现在也很迷茫。(其实大家嘴上说后悔我不相信他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肯定还是选医学……不过这至少侧方面说明有人对自己的专业不完全满意)

川大实行同专业同寝制度,所以我其实并不了解其他专业的状况。大家都说学医最辛苦,对于本科阶段我不大觉得……额,不过我这个学渣不能代表所有医学生。可能是要比一些文学专业辛苦吧。总之DOTA该有还是有,魔兽世界也有很像样的玩家,平常日子各玩各的,到了考前才突击。各种从女生寝室流传过来的总结,题库之类的疯狂背诵时间。学医要背的还真挺多的,考试期间图书馆就不说了,整个华西环境稍微好点的教室都找不到座位。白天自习室抢座位,做练习题;晚上回寝室默背各种症状诊断治疗。

说到这里提一下,大部分四川孩子是用四川话默背的,对我这个北方山沟出来的以为普天之下都说普通话的同学看来还是奇事一桩。虽然现在自己被临床上病人熏陶成一口标准的川普,可当年刚来成都听着周围满耳的四川话还真不习惯,成都话还好,重庆话完全听不懂啊,真有种出国的感觉。不过我离用方言默背还有一大段差距……

很多人说华西学风好,其实一样的。考试作弊嘛,谁没干过嘛。川大考试只指定教室,座位随便坐。开始还是小打小闹和旁边的对对选择,到后来逐步进入专业化、正规化作战。以寝室为单位,选择暗号ABC哒(D),小抄0.4缩印,给我一张A4,我能放下整本内科学。考前一两天各种翻窗占座,贴条;考试当天早上轮流早起看场子;遇到前一场有考试的,一定要在他们快结束时结阵堵门,哎呀关于这个堵门学问也大了去了,这里就不详细讲了。鄙人不才,作弊被抓过一次,老师把我卷子掀开,淡定的拿走我卷子下面的小抄,继续做题。然后那场考试实在太霉,不到十分钟又被老师掀开卷子,她看到我下面的十多张小抄都惊呆了,然后把我赶了出去,然后那门课依然给了我85分,中等偏上的成绩呢。你看,这学风,我们班里我没见不作弊的。怎么又有一种傲娇的赶脚。当然这情况在五年制多见,七八年制没有保研压力,成绩不太看重。

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真觉得作弊不应该,不作弊会挂科吗?当然不会,医学的东西扯一扯总是能沾上边的。题不会做了把字数凑够嘛,没有功劳有苦劳,老师一般不会给挂科的。但是当时为了高分沦落红尘,昧着良心做了不光彩的事情。也是那会心智不成熟,盲目跟风。读研以后再也没做过弊(我们研究生课程还是有些是非常难的闭卷,比如我大解剖、大统计),考场心态舒坦,知识也掌握的更牢固。我一直特别崇拜那些能坚持不作弊的同学,有些学校校风也很好,管理很严。我这篇文章也不能改变中国作弊的大风气。但是各位读者如果还在读本科,我真心建议你们不要作弊,学校中有很多东西比成绩重要的多。成绩差不一定是弊端,福兮祸兮,你永远不知道今生你能攀到哪个高度,好成绩真的不是必要条件。

----------------------------------------------

最后的分割线

----------------------------------------------

恩,先这么多,明天还要早起做实验。最后不点名说一下其他某个回复。

在他的回复中历数川大的缺点,自己的不开心之类的。

首先,我非常尊重你的答案,那是你在川大读书真实的感觉,感谢你与我们分享。

其实我眼中也有川大的缺点,比如行政效率低下,我曾经出国办签证,焦急的等待院长签字等了一个月……然后去研究生院开在读证明遇到各种刁难……

我也曾问过自己,将来会不会让我儿子报川大。我的答案是不会。

这不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大学,这里有许多我不能接受的地方。可是放眼天下,又有哪个大学是我心中理想的大学呢?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都是那些美好的回忆。

我在这里成长,我再这里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我感谢这个地方给我的平台,拓宽我的视野,并让我有能力追求更高。

寒假回家,用电脑连着电视和音响给我父母放**。爸妈越看越高兴,说:你看你懂这么多东西,可是你却跑那么远……

当时我心里很酸,但是儿子不跑这么远,怎么会懂得这么多东西?或许在县城某个饿不死的职业天天能见到父母,可能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知乎,更别提Quora;不知道kindle不会用信用卡,更不知道如何去看这精彩的世界……

记得有一次,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大意是:“想想多么可悲,我们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平凡”。然后高中喜欢的女生在下面留言:“你不平凡”。

是的,或许在她们眼中,三流高中考上个985,读了研读了博的真的不平凡。

而当你看过这个世界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人。

现在的你在听到高中喜欢的要死不活的女生结婚的消息后也没有任何惋惜的感觉。

因为你看过这个世界,你知道这个世界大的不可想象,你知道让自己了解这个世界更多的方法。

恩,其实是,你身边有更好的……关于在四川大学谈恋爱是怎样的体验如果各位同学感兴趣我可以改天多说几句。^_^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环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去适应这个环境。

如果你觉得你的大学不好,将来走到工作岗位你一定会觉得你的单位不好。

对你来说不公平的事情对别人来说恰恰是公平。

这个社会是残酷的弱肉强食的社会,资源总是向最上端的人倾斜,没人会同情弱者。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best,best中的best!

过年回家与去北医读研的同学交流,发现他们变化不是一点两点,见得世面、考虑的东西以及对未来的打算完全不一样。

瞬间感觉自己跟他们的差距拉大了。

一个平台好与不好与我们无关,我们需要学会从这个平台跳到更高平台的技巧。

不要抱怨你的平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与君共勉

文章标签: # 父亲 # 母亲 # 冯英龙